龙脉形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时间:2021-10-20 08:00:53 风水

古人特别讲究风水,认为个人的成败皆关乎风水。好的风水能够庇荫后代,后辈代代封王拜相、福禄延绵。在风水学中,真正的风水宝地必然是与龙脉有关联的。

《阴阳二宅全书》云:“地脉之行止起伏曰龙”。龙脉是指如龙般妖娇翔舞、飘忽隘显的地脉,地脉以山川走向为依托,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风水学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因为龙善变化,能大能小阳宅风水三脉,能屈能伸,能隐能现,能飞能潜。山势就像龙一样变化多端,故以龙称呼。

《撼龙经》云:“大率行龙自有真,星峰磊落走龙身。高山须认星峰起,平地龙行别有名……龙神二字寻山脉,神是精神龙是质。”龙行飘忽,即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山脉亦多起伏逶迤,潜藏剥换。

在中国古代传统堪舆学中,将龙脉视作一种特殊的地理形态。古人认为,以此可以辨别藏风蓄水、大富大贵的风水宝地。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

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根据风水学,又将山脉的起伏和形态,依据不同的状态,分为“九势”:回龙、出洋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隐龙、腾龙和领群龙。来龙就要山势曲折婉转,奔驰远赴。

古代堪舆学首推“地理五诀”,就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立向”。龙就是龙脉,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发。寻龙首先应该先寻祖宗父母山脉,审气脉,别生气,分阴阳。必须了解来龙去脉,才能判断因果吉凶。

所谓祖宗山,就是山脉的出处,群山起源之处。父母山就是山脉的入首处。

对龙脉好坏的看法,主要是审定山脉的长远,辨别山脉的大小兴衰如何,山脉分脊合脊是否有轮晕,有轮有晕为吉,否则为凶。山脉来得绵远者,发富亦绵远;山脉来得短促者,发富亦短促。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注重把小环境放入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秦岭纬向构造,南岭纬向构造。

《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

古人认为,昆仑山是“万山之祖、龙脉之源”,是龙中的祖龙(根龙)。龙脉从昆仑开始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龙脉的布局结构和分级阳宅风水三脉,类似一棵大树,有根龙、干龙、支龙、叶龙。一般龙脉灵气聚集之地(开花结果),被认为是风水宝地(龙穴)。

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即便是抛开风水学,任何人在这种山清水秀的环境中成长、生活,都是一种舒适、和谐、安乐的享受。

声明: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版权方所有。我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非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以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删除。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