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来历介绍,国庆节如何演变的?
时间:2019-07-02 04:25:23 八字
国庆节对于更多人而言,只是七天长假的代名词。但是你们知道国庆节有什么来历?国庆节如何演变的?国庆节是一个重要意义的日子,因此水墨先生为大家独家呈现关于国庆节相关文章内容,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1949年的10月1日,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不过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但这并不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实际上,早在10月1日之前的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所以当时是称之为“开国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新中国真正成立的日子其实是1949年的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也就是我们的***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的呢?在中国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主席说:“我们应做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来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了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把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1960年9月,**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国庆节来历介绍:
“国庆”一词本指的就是国家喜庆之事。最早的时候是在西晋时期,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在古代的时候,我国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之为“国庆”。而如今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在1949年的10月1日,就是新中国成立的纪念日。不过在这里有必要说明一点,在许多人的印象当中1949年的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有数十万军民参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但这并不是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实际上,早在10月1日之前的一个星期就已经宣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所以当时是称之为“开国盛典”而不是“开国大典”。新中国真正成立的日子其实是1949年的9月21日。这一天,中国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筹备会主任,也就是我们的***在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所致的开幕词中就已经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那10月1日的国庆又是怎么回事的呢?在中国人民zhengzhi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许广平发言说:“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主席说:“我们应做一提议,向政府建议,由政府来决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规定了每年10月1日为国庆日,并把这一天作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从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为了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了。
国庆节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
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